曾经,日军的第六师团,号称“王牌”,那凶悍劲儿,谁都知道。提起济南、南京大屠杀,他们的名声更是昭彰。可就是这么一支部队,怎么就在1941年的大云山,被我国军队打得抱头鼠窜,简直不像话?
这事儿,表面看是一场山地战,可往深里挖,它压根不是简单的兵力对比。这背后,藏着一场意志力的硬碰硬,一场真刀真枪的“谁更狠”的较量。
最终,这场仗的胜负,竟然系于指挥所里一句让人心头一颤的死命令——“移动就杀你的头!”这话,可真是把人给镇住了。
大云山那地界,山高林密,地形复杂得要命,天生就是游击战的好地方。自打1939年第一次长沙会战之后,我国军队就以这儿为根据地。
部队频繁出击,把岳州那边的日军第六师团折腾得够呛,让他们日子过不安生。这种持续的骚扰,日军第11军当然忍不了了。
他们发了狠,决定要彻底拔掉这颗“钉子”。于是,日军的“骄兵悍将”第六师团,被派来执行这个任务,想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大云山的威胁。
当时第六师团的新任师团长神田正种,刚上任就觉得自己兵强马壮,根本没把中国军队和这片复杂山地放在眼里。他的这份傲慢,后来可是要付出代价的。
“王牌”的迷路记
1941年9月7日,日军第13联队,隶属于那支“王牌”第六师团,大摇大摆地从甘田南部进了大云山。他们对山里地形的凶险,显然是估错了。
这片山,林子深得不见天日,路也全靠腿趟出来。第13联队很快就在这茫茫林海里迷了路,跟大部队也失去了联系,完全偏离了他们预定的行军路线。
三天后,也就是9月10日,深陷迷途的第13联队,终于在团山坡、港口一带撞上了中国军队的伏击圈。这支所谓的精锐部队,一下子就让人家给围住了。
被围了三天,第13联队苦不堪言,急着盼援军。到了9月13日,日军第40师团的重松支队终于赶来接应。可这边刚到,第13联队就迫不及待地突围了。
他们丝毫没顾忌,直接把战场压力甩给了重松支队,自己一股脑地往草鞋峡方向逃。这“王牌”部队的举动,真是让人大跌眼镜。
重松洁大佐,作为重松支队的支队长,原本是来救人的,结果把自己搭了进去。为了赶紧接防,他甚至丢下了自己的后藤大队,加速前进。
可他万万没想到,自己很快就成了中国军队围攻的目标。在港口地区,重松支队被国军约两个师的兵力死死咬住,进攻团山坡也彻底失利。
日军的连锁反应
同一天,日军第40师团的主力,包括第236、235联队,在白羊田渡河时也栽了跟头。他们遭到了中国军队的伏击,场面一度混乱不堪。
联队长龟川良夫,对山地战本来就不擅长,他的指挥失误让部队的阵型出现了致命空隙。国军瞅准机会,直接穿插了进去,差点把日军的指挥部都给端了。
连日军第40师团的师团长青木诚一,亲自带着主力赶到前线,面对这混乱局面,也显得束手无策。他只能无奈地感叹:“即使是师团本身,也只能做到如此程度。”
日军的这次“扫荡”行动,从一开始的轻敌冒进,到后来的战术僵化,再到部队之间的互相推诿,最终彻底变成了一场狼狈的溃败。
这哪是什么“扫荡”,分明就是被打得抱头鼠窜。所谓的“王牌”部队先头部队仓皇逃命,来接应的部队又被分割包围,伤亡惨重,只能各自为战。
军长的“死命令”
就在日军一片混乱的时候,中国军队的指挥部却爆发出了惊人的意志力。国军第58军军长鲁道源,这位从云南昌宁走出来的硬汉,正准备力挽狂澜。
他心里明白,要打败这些骄横凶残的日军,光靠勇敢还不够,得比他们更狠,更“死硬”才行。于是,他下达了一道道带着血性的严令。
鲁道源军长要求部队必须在当天午前,拿下港口。他甚至下了军令:“临阵退缩,杀无赦!” 这话,像一把刀,直插进每个将士的心里。
1941年9月13日上午9时30分,战况已经激烈到白热化,指挥部都快被日军突破了。警卫连长找到鲁道源军长,请求把总机往后挪挪,确保指挥安全。
可鲁道源军长想都没想,厉声喝斥道:“死守总机,移动就杀你的头!” 那声音,震得人耳朵发麻,也震得人心里发紧。
他心里非常清楚,日军号称是“死硬”的,但我国军队必须比他们更“死硬”。他坚信,胜利往往就是在最关键的那几分钟,看谁能坚持到最后。
这份极致的意志,就像一股电流,瞬间从鲁道源军长这里,传导到了整个第58军的每一个角落,成了支撑战局的钢筋铁骨。
阵地上的“回响”
鲁道源军长的这份“死命令”,很快就在前线化为了士兵们的铁血行动。他亲自拿起电话,对着第30团的指挥官大声吼道:“尸体堆成山也要攻!”
这话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,也带着一种要与敌人同归于尽的血性。它极大地感染了前线的国军官兵,将士们士气高涨,瞬间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。
他们奋不顾身地冲向团山坡,那种视死如归的气势,让日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。最终,日军的突击队被彻底击溃。
1941年9月13日上午11时许,在友军第59师的协同下,国军成功地攻克了团山坡高地。这场胜利,是用血肉和意志拼出来的。
到了当天夜里,国军的突击队又对重松洁退守轴山岭的指挥部进行了突袭。数十名中国士兵悄悄摸了上去,重松洁大佐甚至亲自拔刀参与了肉搏混战。
尽管日军拼死抵抗,且国军突袭人数有限,未能完全歼灭对手。但这次夜袭,已经足以看出中国军队士气上的巨大变化。
过去,他们可能会“畏敌如虎”;而现在,士兵们甚至会为了“头功不被友军夺去”而奋勇争先。中国军队,在血与火的洗礼中,已经彻底蜕变。
他们越打越强,越打越有信心。这不再是当初那支在装备上落后、战术上被动的部队了,他们已经成为一支拥有钢铁意志,敢于亮剑的军队。
笔者以为
回到最初的问题,日军那支所谓的“王牌”第六师团,为何在大云山一败涂地?根本原因,其实并不在大云山那些密林深处。
真正让他们溃败的,是他们内心深处那份“必胜”信念的彻底崩塌。当重松洁大佐绝望地拔刀混战,当神田正种师团长那份傲慢终成笑谈时。
他们面对的,早已不再是过去那个习惯性退让的对手。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被鲁道源军长那份“死硬”意志武装起来的全新敌人。
这场战斗清楚地告诉我们,战争的天平,最终总是会向那些敢于在绝境中死守,并用生命去贯彻自身意志的一方倾斜。
大云山之战,不仅仅是团山坡的一次胜利,它更是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,那种不屈不挠、誓死抗争精神的一次强力爆发和生动写照。
配资公司排行,配资炒股行情,鑫恒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